今年,我县“标准地”改革被列入全省试点县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标准地”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有解思维和系统集成思维,积极主动地开展“标准地”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试点区域通水、通电、通路、勘界和土地平整;完成矿产资源压覆报告编制、压覆矿储量核算、文物遗存核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节能评价和区域防洪影响评价;正在稳步推进文物考古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一是坚持两个选准,明确主攻方向。吃透政策选准突破口。对各级“标准地”改革部署要求和政策文件进行认真学习研究,印发了《麟游县“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成立“标准地”改革工作专班,严格程序选准合作方,确定先行开展区域整体评估的主攻方向。严格招投标程序,分别确定了相关专业评估机构,实现“专业团队干专业的事”和区域评估阳光操作、规范操作。
二是推动两个转变,实现让利惠企。由“企业买服务”向“政府送服务”转变。开展区域整体评估,采用“政府买单、惠利企业”的方式,变“企业逐项分别购买服务”为“政府整体打包购买服务”,帮助企业减负,实现评估成果共享。由“单项评估评审”向“整体评估评审”转变。变“单体把关”为“总体把关”,由相关评估机构提前完成区域整体评审评估,形成整体评估评价,为项目落地提供基本条件。
三是突出两个成效,推动项目落地。最大限度缩短“投资项目开工”时间。提前开展区域整体评估,完成前置审批环节,将“生地”变“熟地”,简化相关环节和申请材料或者不进行单独评估评审,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压缩审批时限,让入驻园区的所有企业实现成果共享常态化,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节省资金。把单个项目打包开展区域整体评估,降低评估价格。结合“亩均论英雄”改革,对进入园区的企业分类管理,分类实施投产,并通过亩产税收、绩效考核等多种方式考核评定给予政策支持。
四是加强项目监管,建立项目实施清单。针对有意向入驻园区的项目制定“标准地”项目实施清单,对已明确入驻的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导向,对照“事先定标准”建立健全“事后强监管”的配套措施,有效提升监管水平、释放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