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抢抓机遇,凝心聚力,顽强拼搏,真抓实干,战胜了低温冰雪、特大地震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诸多困难,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增长加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过初步核算,市统计局评估,全县完成麟游生产总值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24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7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70亿元,增长13.7%。 2008年,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85%,第二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第三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15%;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007年的 39:27:34变为39:28.5:32.5。(表一) 表一:麟游生产总值(GDP)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7.9%。其中,食品消费价格指数121.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5.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7.9%,房屋销售价格指数95%,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5.6%。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3.8%上升了0.1个百分点,仍在4%的计划控制目标范围之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不大,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牢固;工业经济规模小,效益低,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社会就业保障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 二、农业 2008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54031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7.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824万亩,比上年增长1.23%,粮食总产量6.99万吨,增长8.97%。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3.506万亩,减少0.22%,总产量2.17万吨,增长23.6%;秋粮播种面积18.318万亩,总产量4.82万吨,增长3.4%;蔬菜播种面积2.47万亩,总产量3286吨,;烤烟种植面积2.55万亩,总产量5945吨,分别增长22.01%和127.08%。(表二) 表二:主要农产品产量
畜牧业完成总产值33654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7.57%,占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的62.3%。年末牛存栏4.5万头,猪存栏1.63万头、羊存栏8.03万只;牛出栏2.1万头、猪出栏2.09万头、羊出栏6.55万只。 林业完成总产值1942万元,增长34.7%;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万亩。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7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0%;农用化肥使用折纯量7697吨,比上年增长5.19%;地膜257吨;农药使用量7.01吨;年末沼气池个数4234个,比上年增长10.66%。农村用电量4078859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9300万元,同比增长1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100万元,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2200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24.0%和4%。
表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8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690万元,比上年增长68.48%。其中城镇投资完成59314万元,增长69.99%;农村完成19604万元,增长11.8%。新增固定资产43344万元,增长32.25%;施工房屋面积13852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06882平方米,分别增长56.02%和69.94%;施工项目个数69个,投产项目63个,占项目总数91.3%。 从投资完成情况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604万元,增长11.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5561万元,增长192.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525万元,增长24.7%。 在总投资中,个人投资额为10367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4.87%。 表五: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在投资总额中,新建项目投资54385万元,扩建项目投资3587万元,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10957万元,纯购置投资761万元,分别占全社会投资的78%、5.2%、15.7%和1.1%。 五、贸易 2008年,全县共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82.5万元,比上年增长17.95%。其中,批发业完成1711.9万元,下降2.25%;零售业完成21495.4万元,增长19.98%;餐饮业完成2975.2元,增长18.5%.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来看,县城地区销售总额为18407.6万元,增长18.31%,县城地区以外销售总额为7774.9万元,增长17.0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26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5%。 年末电话用户达32100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5600户,分别增长7.84%和32.64%;农村电话用户达14550户,增长25.43%;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954万元,增长45.17%;电话普及率达到36部/百人。 货物运输总量213万吨,比上年增长6.5%;旅客运输总量4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全县交通运营总里程1174公里,增长2.5%;营运总收入5870.86万元,比上年增长39.45%。 全县接待境内外旅游者11.3万人次,占市上下达任务7.5万人次的151%,其中入境游客824人次,占任务800人次的103%;新建设的西海口公园、音乐喷泉广场、西海湖、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唐林苑、杜阳河南岸等基础设施扩展了城区,完成了点亮工程,使城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旅游业综合效益逐步显现,全年共完成旅游业综合收入6885万元,占市上下达任务4500万元的153%;旅游项目投资额3478万元,是任务200万元的17倍。 七、财税、金融、保险业 2008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08万元,同口径与上年相比增长34.8%,增收570万元。实现财政支出19062万元,同比增长26.25%。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50319万元,同比增长38.96%,其中居民储蓄33559万元,同比增长17.76%;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8478万元,增长10.23%。 保险业全年保费收入994万元,比上年增长67.06%,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257万元,增长25.36%; 人身保险收入737万元,增长88.97%;全年保险赔款给付187.78万元,增长49.03%。 其中财产险给付129万元,比上年增长 43.33%,人寿险业务给付58.78万元,比上年增长63.2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教学点)46个,其中小学(教学点)36个,普通中学8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1个。全县教职工总数为1059人,增长2.42%。其中小学校教职工总数为563人,普通中学457人,职业中学39人,幼儿园22人;男教工648人,女教工411人。 各类在校学生数16181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数为7378人,幼儿园255人,初中在校学生数5364人,高中在校学生数1346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为838人。 各类毕业生总数为3979人,其中小学毕业生为1921人,普通中学毕业生人数为2029人,职业中学29人。 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60%,比上年下降0.17个百分点;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8.95%,比上年下降了0.23个百分点。 科技工作贯彻“科技兴县”战略,围绕主导产业、卫生防疫、扶贫开发等方面举办各类培训班218场次,受训人数1.2万人次,印发各种培训资料2.8万余份,发放各种科技书籍5000册,展出宣传版面260块。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各种艺术表演团体举办各类演出600余场次;民间艺术方兴未艾,社火、剪纸、书法等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书法、绘画全年共展出8期;出刊发行各类书籍13种8000余册(期);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320户,比上年增长8.0%;城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6%;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100%;全年共放映电影1400场次,观众达33万人次;全县共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全县共拥有卫生医疗机构27个,其中医院18个,社会办医疗机构9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数291张。 全县卫生技术人员336人,其中医技人员280人,分别增长0.6%和0.4%;村级卫生室102个,从业人员107人。 全县各类医疗机构共诊疗31.79万人次,健康检查1.75万人次;住院病人治愈率达到62.82%,较上年下降1.36个百分点;病床使用率达到69.11%;五苗覆盖率达到99.68%。 年末拥有体育场1个,全民健身场地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青少年体育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群众性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民竟技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跨入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之列,在省市举办的各类竞技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45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总户数24616户,增长0.03%;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88258人,增加198人,增长 0.2%。其中男性人口46204人,女性人口42054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4%和47.6%;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为76328人,占总人口86.5%,非农业人口11930人,占总人口的13.5%。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8.99‰、5.68‰和3.31‰。 2008年,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9895.8万元,增长27.67%,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2832元,增长27.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5元,增长3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25元,增长25.6%;全县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5335元,增长40.8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1545.16元,增长46.58%。 2008年,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7.3万人,参合率为9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深入推进,参保人数达3.9万人,参保率达9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71%;城镇职工失业、医疗、养老保险和低保制度基本落实,农村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体系全面建立,救助资金及时足额按时发放。 注:1、本公报中各种价值指标均为当年价;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 2、各种收入指标均末扣除价格因素。 3、人口数据为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三率”为计生部门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