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麟游县:聚焦矛盾纠纷化解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发布日期: 2024-09-14 16:41

近年来,麟游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不断创新调解机制,规范调解工作,拓宽调解领域,主动破解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复杂、利益诉求多样等问题,全力打造人民调解工作新亮点,有力推动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为麟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基础。

建好“大超市”,确保矛盾纠纷“一站受理”。依托县矛盾纠纷化解中心这个“大超市”,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原则,全面整合行政复议、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力量,做实“情、理、法”深度融合。坚持源头治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相结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让群众“只跑一趟路,只进一次门”。通过加强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广“快、稳、细”工作法,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关系、经济活动和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矛盾纠纷。组织深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隐患及重点人员情况,及时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有效防范社会矛盾激化风险。截至目前,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成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373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搭好“物流链”,实现矛盾风险“精准分流”。搭建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化解“物流链”,压实属地“三级责任”。按照“三降三升五不出”的工作要求,重点对矛盾纠纷是否处理及时、有无积案、矛盾纠纷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履行情况、补偿赔付是否完全到位、调解人员处理问题的态度、群众是否满意等方面安排部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精准分流行业纠纷,对涉及行业部门的矛盾纠纷,分流到单位,落实到人,限期化解。全面做实层级调处、联调联处,按月分析研判,通报情况,确保各类矛盾风险有效流转,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升级,避免群众越级上访。

开好“连锁店”,实现矛盾风险“多元化解”。开设多元解纷“连锁店”,织密调解网络。在调整充实县、镇、村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诉调对接机制,组建法院诉前调解、医疗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劳动争议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1个,个人调解工作室6个,聘用专职调解员4人,充分发挥调解员“店小二”作用,及时对接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实现信息共享、联防联调、多元化解。制定《麟游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案定补”办法》,对各类纠纷化解实行“以案定补”,平均每年发放5.2万元,激发人民调解员参与矛盾风险防范化解的积极性。截至目前,举办基层调解员培训434人次,表彰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16个、优秀调解员能手32名,编报调解案例15篇,司法部采用3篇,通过开展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和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提升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和整体工作水平。

管好“风险账”,实现矛盾风险“精细管控”。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三色”预警管理工作机制,围绕元旦春节、各级“两会”和三夏、防汛期间重要时间节点抓好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工作,按照“工作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限化、时限节点化”的责任落实方式,聚焦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等行业领域,广泛收集风险信息,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坚持周排查、半月分析和月研判报告制度,指导各级调解组织深入排查特定利益群体,关注重点村组、重点行业单位,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列出责任清单,突出依法调解,对各类矛盾纠纷和特殊对象进行清单式管理,做实矛盾风险的精准起底、集中攻坚、限时销号和特殊对象的跟踪服务等相关措施,确保风险不遗漏、对象不脱管。开展邻里、婚恋家庭和特殊人群管理等民生领域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大宣传专项活动,常态化督促基层司法所认真排查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司法所专业水平高、调解方式丰富、当事人信任度高的优势,全面化解纠纷积案,积极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为广大群众及时提供便民法律服务,在群众中营造“有纠纷,找调解”的法治思维,促进了基层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信息来源: 县职转和营商办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常丰镇:“四个三”工作法助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下一篇: 麟游经开区:创新驱动谋发展 多措并举促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