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麟游县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以企业群众反映的“办不成事”为突破口,集中力量解决“不能办”“没人办”“超时办”“不好办”“不知怎么办”等事项,因地制宜建立“四结合”机制,着力打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切实为企业群众纾困解难。
“建机制”与“就近办”相结合。印发《县政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管理制度》,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受理办事不及时、推诿扯皮等“疑难杂症”事项,形成线上线下“办不成事”反映、交办、整改、反馈的闭环联动机制。严格窗口服务管理,着力解决企业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并联动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面对面指导,确保企业群众办事一次办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台账”与“对症办”相结合。对所有企业群众反映的“办不成事”事项统一登记,建立“办不成事”反映台账,并跟踪督办。对办理业务可精简材料统一汇总,对申请人反映高频同类问题逐项剖析、对症下药,通过个体事例形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倒逼流程再造。
“畅渠道”与“聚焦办”相结合。畅通群众反映渠道,窗口、热线、意见箱、网络平台等共同开放,确保企业群众反映有诉必应、有应必答、有答必办。将领导“坐窗口,走流程”制度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相结合,安排主要领导轮流坐班,受理和解决企业群众的疑难问题,聚焦办事“痛”“堵”“难”,主动查找服务中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政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促进办事效率提升。
“解难题”与“兜底办”相结合。延伸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通过“服务回访”“动态调查”等途径,解决群众不知找谁办、不知怎么办、窗口办不成、办事不满意等问题,采取咨询引导、帮办代办、协调督办等方式分类办理,为群众提供政务兜底服务。截至目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共收到问题反映总数143个,现场解答14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