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崔木镇:五项联动促进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 2022-07-26 10:37

崔木镇积极推行“文明连万家”志愿服务项目,紧盯群众身边生产生活中的关键小事、民生难事等,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意、暖民心,切实做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初步构建起新时代崔木文明实践新格局,为实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访”知民需。通过干部遍访、板凳会、农民夜校等形式,了解群众在家庭生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所需所求,由志愿者记录,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政策宣传解读,把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成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最强一公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实一公里”、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最新一公里”。

“两卡”连民意。制作“页岭党旗红、干群一家亲”便民服务卡和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文明志愿便民服务卡,重点解决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九难”,将“两卡”发遍崔木的千家万户,群众可以一目了然的根据服务卡内容联系到所需要的生活服务,每一项服务确定一名联络员,采取“电话下单”或“短信预约”“微信留言”等方式,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难题,极大方便了群众日常生活。

“三措解民忧。一是建立菜单。志愿者对搜集的问题记录在案,由各村文明实践站对问题进行分类会商,对本级能解决的拿出解决方案或方法,需要上级解决的上报镇文明实践所会商解决;二是分类派单。结合问题安排专人办理,限时解决;三是群众评单。志愿者及时对办理事项进行回访,了解群众对办理事项的满意度,确保群众反映的事项件件有回应、事事能落实,努力提升志愿服务的品质和影响力。

“四法”延服务。一是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理发、开关电路维修、龙头水管更换、卫生厕所抽渣等操心事时,宣传“两卡”志愿服务内容,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率,使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优质志愿服务;二是在解决居家养老体检、日常用品代购、留守老人智能手机使用等揪心事时,宣传养老金领取、高龄补贴发放、合疗报销、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补贴申领等惠民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温暖传递给千家万户,夯实惠民基础;三是在解决粮食收种代耕代营的烦心事时,宣传乡村振兴产业培育、产业优化、产业融合等政策,激发发展热情,促进产业振兴;四是解决红白喜事操办事宜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提倡厚养薄葬,倡导婚事新办、喜事廉办、丧事简办、文明祭扫,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五步”强队伍。一是从“志愿服务内容、志愿者素质、志愿服务精神”等方面,开展志愿者集中培训,引导志愿者创新志愿服务方式,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二是建立特色小分队。吸纳“五老”(退休老干部、退役老军人、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组成志愿服务队,开展纠纷调解、心理疏导、作业辅导等特色服务;三是编写文明实践宣传手册,将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新风尚、新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编写进去,充分调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四是鼓励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文学创作,亲身参与非遗文化传承,开展“每周一讲”课堂,使他们成为能说会讲、能唱会演、能帮会劝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五是每半年评选一批优秀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调动志愿者工作热情。

截至目前,镇村两级志愿者讲各类文化故事381场(次),开展道德讲堂93场(次),累计解决九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335件(次),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受到群众的肯定和赞扬。同时开展疫情防控、防汛防滑、除冰铲雪、法制宣传、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123场(次),极大地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信息来源: 县创文办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麟游县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容环境综合执法工作汇报会 下一篇: 麟游县招贤镇巧打“整治牌”助力文明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