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千年古城焕新姿——麟游县“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日期: 2025-08-08 10:29

麟游,这座浸润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曾以隋仁寿宫·唐九成宫的恢宏气度见证盛世荣光,以九成宫醴泉铭碑的笔墨“书写”着新时代新发展的轨迹。
  “十四五”以来,这片承载着“麒麟祥游”传说的土地,正以破茧成蝶的变化,书写着新时代的发展答卷——从单点发力到集群发展,产业能级持续跃升;从生态优势到发展胜势,绿色动能愈发强劲;从基础保障到品质生活,民生福祉不断彰显;从精细治理到共建共享,文明根基愈发坚实。
  如今的麟游,既葆有“离宫之冠”的历史底蕴,更焕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生机,在兴产业、优生态、惠民生、强治理的实践中,正向着“底色更绿、联通更畅、实力更强、城乡更美”的新愿景稳步前行。
  产业集群奏响发展强音
  8月1日上午,记者走进麟游县九成宫镇丰塬村盛禾果业专业合作社,500余亩苹果园里,套袋的果子挂满枝头。工人们正站在果树下小心翼翼地掐掉叶尖、留下叶柄,为果树控旺,确保养分集中供给果实。
  “麟游海拔大约1290米,温差大、土壤肥,非常适合种植苹果,是专家认定的优质苹果最佳生产区之一。”合作社负责人刘海强介绍说,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依托麟游自然资源优势,种植了富士、瑞雪、瑞阳、维纳斯黄金等优质品种苹果,目前麟游苹果已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盛禾果业专业合作社紧跟县委、县政府部署,带领当地村民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常年用工15人,采摘季高峰期用工可达百余人。2024年实现产量50万公斤、销售收入240万元,户均收入2.01万元,人均收入0.67万元。
  近年来,麟游农业按照稳粮兴牧多特色的布局,完成了从零小散弱到名特优新的跨越:苹果产业通过低效果园改造、品种优化和土壤改良实现提质升级,种植规模达1.64万亩;蔬菜产业引进多个新优品种,种植面积近3万亩,蒜米、蒜粉加工线的投用,让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畜牧养殖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标准化养殖场数量稳步增加,猪牛羊及中蜂养殖量持续增长;中药材种植多点开花,规模突破千亩。随着多产业协同发力,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在九成宫镇西坊村欣桥利丰现代农业示范园,一筐筐带着露水的蔬菜源源不断地送进分拣区,20多名工人围着堆成小山的蔬菜麻利作业。紫黑油亮的圆茄、翠绿鲜嫩的苦瓜,在他们手中从分拣到装箱一气呵成。“上午采摘的蔬菜,下午就能配送到西安的市场。”园区经理赵继增说,“乡亲们干活又好又快,我们的蔬菜从来不愁卖。”
  欣桥利丰现代农业示范园依托麟游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主要种植高山冷凉蔬菜。自2019年以来,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种植,建设了上百座温室大棚与钢架拱棚以及加工车间、制冰车间等配套设施,并实现喷灌滴灌全覆盖,年产蔬菜1.5万吨,销售收入1600万元。
  园区采用“企业+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家住九成宫镇的闫芳兰已在园区工作4年,她说:“离家近还能挣钱,来这上班心里踏实。”
  近年来,麟游县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打出稳增长“组合拳”:原煤生产作为工业“定盘星”,“十四五”期间,全县预计生产原煤8199万吨,年均1640万吨;绿色能源多点突破,风电光伏规模壮大,固废利用、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破题起步;以特色种养、现代能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十四五”期间,全县累计实施重点项目746个,总投资701.32亿元,高质量发展根基愈发坚实。
  生态优先绘就绿色画卷
  麟游自古因气候凉爽成为皇家避暑胜地,隋唐时期的九成宫便见证了这份生态禀赋。如今,这里林木覆盖率超70%,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0天,稳居关中县区前列。作为全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县,当地持续推进造林绿化、污染防治,建成智慧低碳能源管控中心,推动49个绿色项目落地,如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在麟游县两亭镇的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辆辆重型卡车驶进麟游西电重卡充换电站。机械臂精准对接电池仓,不到5分钟,便完成重卡电池的拆卸与安装。驾驶员张新刚说:“换电又快又省,比加油强多了。”
  麟游西电重卡充换电项目由中国西电集团投资建设,分两期推进。一期于2024年8月投用,建成1座“7+1”标准换电站和9个快速充电桩;二期同年12月建成,增设11个高功率充电桩,配套建设办公及服务设施等。作为宝鸡首座重卡充换电站,项目建成后,在麟游经开区形成“原煤开采—煤炭仓储物流园—公转铁运输—大宗货物集装箱运输—新能源换电重卡运输”的纵横式运输链,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新能源重卡具有动能可循环、低排放优势,每车每年减少柴油消耗4万升、碳排放30吨,推动物流产业绿色发展。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00万元,并提供200个岗位,助力区域交通低碳转型。
  麟游是产煤大县,在采煤和洗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矸石,如将其弃置,不仅占用土地,还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农田。近年来,麟游县通过排查整治,推进煤矸石资源化项目,有效破解固废处置难题。
  在麟游经开区的煤基固废新材料产业园,陕西麟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煤矸石经破碎、加工后,变为果箱、果筐等制品,相比同类塑料制品更加坚固耐用。公司负责人说:“我们通过技术让煤矸石‘变废为宝’,不仅延伸了煤炭产业链,更实现了资源就地转化、高效利用。”
  陕西麟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恒得源集团全资子公司,2023年8月落户麟游经开区,依托母公司十余年技术积淀,专注煤基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填补了麟游煤矸石利用精细化、产品化的空白,打造了工业固废从原料加工、产品开发、规模生产,到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循环利用的一体化和全流程示范样板,推动麟游县固废利用向精细化、绿色化转型。
  民生保障彰显幸福质感
  “以后取暖不愁了,每年还能拿租金!”看着屋顶新装的光伏板,麟游县崔木镇洪泉村村民个个笑逐颜开。
  去年,麟游县试点农村分布式光伏取暖项目成功后,今年4月开始在全县推行,该项目由西电智慧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施,覆盖九成宫镇、招贤镇、常丰镇、崔木镇共200户群众。项目采用“村里牵头、企业参与、农户配合”的模式,在农户屋顶铺设光伏板,家里安装空气能热泵风机,农户不仅能拿到发电分红,还能享受到冬季取暖的便利和实惠。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近60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1900吨,减少碳排放约0.48万吨。截至目前,光伏板铺设接近尾声,取暖设备陆续进场安装,确保群众安全、温暖、清洁过冬。
  近年来,麟游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县上累计投资1.1亿元,完成20所中小学、幼儿园设施改造,同步推进5所“麻雀学校”布局调整,推行9岁至14岁女童HPV疫苗免费接种,对大骨节病患者实施“四免一补”政策,为全县604名65岁以上失能、半失能及空巢老人配备智能手表,投资4424万元完善敬老院设施,推动4家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建成公共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培育的“麟游矿工”劳务品牌累计吸纳1.2万人次实现稳定就业。临近中午,麟游县九成宫镇西大街社区的老年居民纷纷走进社区老年食堂。老年食堂专为社区老年人就餐而建,餐厅宽敞明亮,厨房干净卫生,一日三餐丰富多样、健康实惠。前来就餐的86岁老人杜文悦说:“我年龄大了,买菜做饭都不容易,在这儿吃饭方便得很。”
  西大街社区党支部书记田雪丽介绍,社区立足辖区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多、就餐难实际情况,成立为老助残协会、生活服务队、政策宣讲队、志愿服务队,为符合条件的老人建立信息库,依托日间照料中心老年灶开展助餐服务。每周一至周五午餐时间,老人就餐享受2元优惠,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志愿者送餐上门。作为麟游县首个成功试点单位,今年以来,该项目已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有效解决了特殊老人用餐难题,提升了社区老人幸福感、归属感。
  治理创新涵养文明乡风
  “不管是想咨询小孩入学政策,还是想了解住院报销流程,电话打到社区,很快就有干部来办。”提及活跃于社区的网格员,麟游县九成宫镇居民杨双英赞不绝口。
  基层治理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真切。为让服务更贴民心、治理更有温度,今年以来,麟游县以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主线,在全县推行以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常态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四化”服务模式,进一步深化以“县级领导包镇包网格、科级领导抓村抓楼栋、在职党员干部帮联农户住户”为主要方式的“千名干部联万户、解忧纾困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把治理触角延伸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
  全县按“多网合一”原则划分网格,城市建立“社区—小区—楼栋—单元”四级体系,农村形成“党支部+村民小组+微网格”三级架构,同步健全网格管理服务队伍;搭建城乡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及“麟游社会治理”微信公众号,联动便民群收集诉求,形成“收集—分派—反馈—回访”闭环机制;干部深入村组社区,宣讲惠民政策、开展帮办服务,推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反馈评单”模式,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
  “儿子的婚事愁了我好几年,多亏村里的红娘给介绍女娃,今年国庆节小两口就办婚礼。”麟游县崔木镇村民王建辉提起公益红娘团满是感激。
  在基层治理中,民生服务细节更显温度。为破解农村大龄青年婚恋难题,麟游县搭建“麟青恋”线上交友平台,组建由70名村、社区妇联干部和热心村民组成的公益红娘团,覆盖全县66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红娘们通过入户摸排建立未婚青年信息库,在联络群精准推送信息、主动牵线搭桥,累计接待婚恋咨询778人次,为231对青年成功牵线。县妇联同步延伸服务链条,开展危机干预,对进入冷静期的夫妻进行针对性调解,已促成60对夫妻和好,调和率40.3%,形成从婚恋牵线到婚姻维系的全周期服务。
  近年来,麟游县以“人文美 新麟游”为目标,着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组建普润新声宣讲团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队伍,分赴镇村开展理论宣传宣讲150余场次,强化村规民约与家风家训教育。他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围绕“一月一主题”,开展“文明集市”“公益电影”等活动600余场次,让文明实践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加强文明村镇创建与“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让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浸润城乡肌理。
  今年5月,麟游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麟游县两亭镇两亭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麟游县供电分公司获评全国文明单位,麟游县赵琳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一份份荣誉是对麟游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肯定,更成为“人文美 新麟游”的鲜活注脚,激励千年古县在文明新风的滋养下再谱华章。

信息来源: 宝鸡日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