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水利局2018年部门综合预算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
麟游县水利局为林业局挂牌单位,主要负责全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城乡供水、防治水旱灾害、渔业管理等工作,负责全县水政监察和水保监督、渔政执法。
二、2018年度部门工作任务
2018年,紧紧围绕省、市水利工作要求和全县工作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追赶超越为目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效率;政策扶持、突出产业;依法治水,兴水富民,推进水利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谋划项目、争资金
一是继续抓好普化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二是积极谋划冯家山水库向麟游天堂工业园区供水项目;三是把握中省投资方向,提早谋划包装项目,争取中省资金5000万元以上,推动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全力实施水利重点项目,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1.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县城供水工程,新建水处理系统1套,日处理水能力4000m3;延伸、改造城区供水管网5000多米;优化峡口水库取水方式,提高汛期水厂原水水质,满足净水厂水处理要求。
2.投资510万元,实施崔木镇社区集中供水工程,新建提水泵站1处、水净化处理厂1座。
3.投资1450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处,解决10600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今年7月底全面完工并通水,全县农村安全饮水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64%,达到贫困县贫困村退出标准。
4.投资700万元,实施麟游万亩有机苹果示范基地灌溉供水项目,新建泵站,安装输水管道,架设电力线路,建设蓄水池、拦水坝等附属配套设施,实现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
5.投资1200万元,在常丰镇实施麟游县2018年水利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新建设备房、蓄水池,铺设管道等附属配套措施,实现节水灌溉面积6000多亩。
6.投资1250万元,实施麟游县2017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坡改梯8900多亩,配套实施生产道路、截排水沟、水窖、涝池、植物护埂以及道路绿化。
7.投资200万元,实施水土保持补偿费使用项目。
8.投资1700万元,实施南坊新城湿地、两亭湖水面工程和涝池工程,全力推进百湖千池万顷水面生态建设工程。
9.争取投资2000万元,实施两天河二期治理项目。
10.积极争取抗旱资金100万元,实施抗旱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三)抓好水利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重点抓好水污染综合整治活动和“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二是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提高抗灾减灾能力;三是深化水利改革,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完成县城自来水价格调整工作;四是全面落实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水,维护正常水事秩序。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纳入本部门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预算单位共有10个。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麟游县水利局 |
2 |
麟游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
3 |
麟游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站 |
4 |
麟游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
5 |
麟游县水资源管理站 |
6 |
麟游县河道管理站(水产站) |
7 |
麟游县九成宫镇水务管理站 |
8 |
麟游县招贤镇水务管理站 |
9 |
麟游县两亭镇水务管理站 |
10 |
麟游县崔木镇水务管理站 |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7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64人,其中行政编制6人、事业编制54人;实有人员51人,其中行政5人、事业46人;退休人员30人。
五、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及资产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本部门国有资产原值593.27万元,其中:所属预算单位共有车辆5辆,无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2018年部门预算未安排购置车辆和购置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
六、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说明
2018年本部门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5384170元,无政府性基金预算当年拨款。
七、2018年部门预算收支说明
(一)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8年收支总预算5384170元(基本支出4539170元、项目支出845000元),比上年7793560元(基本支出5298560元、项目支出2495000元)减少2409390元,减少了30.92%。收支预算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基本支出预算中,上年收支预算中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费,以及退休人员经费预算指标,2018年县上不再给各预算单位下达上述预算指标;二是项目支出预算下达指标比上年减少。
(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2018年财政预算拨款收入5384170元,比上年财政预算拨款7793560元减少2409390元,减少了30.92%;财政预算拨款支出5384170元,比上年财政预算拨款7793560元减少2409390元,减少了30.92%。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今年财政预算拨款收支中没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费,以及退休人员经费拨款。
(三)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明细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5384170元,比上年7793560元减少2409390元,减少了30.92%。
2、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5384170元。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财政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人员经费)140650元,比上年989070元减少848420元,减少了85.78%。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今年财政预算拨款收支中没有下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费,以及退休人员经费。
(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财政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247040元(人员经费),比上年216780元增加30260元,增长了13.96%。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增加。
(3)农林水支出—水利4996480元,比上年6587710元减少1591230元,减少了24.15%。
①农林水支出—水利3855680元(人员经费),比上年3754910元增加100770元,增长了2.6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增加了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生活补助支出拨款,以及人员政策性增资等。
②农林水支出—水利(公用经费)295800元,比上年337800元减少42000元,减少了12.43%。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编制的变化、人员享受待遇的变化。
③农林水支出—水利(专项经费)845000元,比上年2495000元减少1650000元,减少了66.13%。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费支出预算按行业统一下达财政归口部门。
3、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5384170元。
(1)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拨款4539170元,比上年5298560元减少759389元,减少了14.33%。
①工资福利支出4015910元,比上年4787300元减少759389元,减少了14.33%。工资福利支出比上年减少的原因是: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拨款中没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费。
②商品和服务支出295800元,比上年337800元减少42000元,减少了12.43%,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编制的变化、人员享受待遇的变化。
③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227460元,比上年173460元增加54000元,增长了31.1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增了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生活补助支出拨款。
(2)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拨款845000(其他支出元,比上年2495000元减少1650000元,减少了66.13%。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费支出预算按行业统一下达财政归口部门。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
(六)“三公”经费等预算情况
2018年编制部门“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预算85600元,比上年92700元减少7100元,减少了7.7%。在编制2018年预算时,我局积极执行县政府压缩一般性支出的要求,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管控,故“三公”经费预算支出比上年总体减少。
1.因公出国(境)费用0元,与上年相同。
2.公务接待费7600元,比上年8000元减少400元,减少了5%。
3.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4000元,比上年55000元减少1000元,减少了1.8%。
4.会议费4000元,与上年相同。
5.培训费20000元,比上年25700元减少5700元,减少了22.18%。
(七)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18年机关运行经费财政预算拨款收支598030元,比上年2625450元减少2027420元,减少了77.22%。
1.人员经费460330元,比上年534150元减少73820元,减少了0.14%,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财政预算拨款收支中不再给预算单位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费,以及退休人员经费拨款。
2.公用经费87700元,比上年91300元减少3600元,减少了0.04%,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员享受有关待遇变化。
3.项目支出预算50000元,比上年2000000元减少1950000元,减少了97.5%,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支出预算按行业统一下达财政归口部门。
(八)政府采购情况
2018年本部门政府采购预算共96910元,全部为货物类预算。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其他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指其他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本预算公开中指政府给予职工的医疗补助支出。
2.农林水支出:指政府农林水事务支出,本预算公开中指水利事务支出。
3.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指水利系统用于江、河、湖、滩等治理工程运行与维护方面的支出,以及纳入预算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支出。
(部门预算公开内容已经部门保密审查和部门负责人审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