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市生态环境局和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锚定底色更绿新麟游建设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和督察反馈问题攻坚战两场战役,做实环境监管、项目服务、生态建设三项创新,紧抓水、大气、固废、土壤四个重点,做足生态富县含金量,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现将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统筹治水,守护一汪碧水。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印发《麟游县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加大对重点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领域的水污染防治,深入开展涉水企业突出环境问题排查,加强汛期养殖场巡查检查,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工业项目环评审批,严把涉水企业审批关口,督促加快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二是强化污水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项目,有效破解农村污水收集处置难题,持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督促县住建局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搬迁扩容项目和县城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实施进度。定期检查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三是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建立《调度督办》《现场巡查检查》《水质监测预警》三项机制,编制《漆水河国控断面治理达标重点措施技术指南》,购置安装县城生活污水应急处理设备,漆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Ш类标准。
(二)防治结合,常拥万里蓝天。一是狠抓污染治理。印发《麟游县2024年度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任务清单》,启动臭氧污染防治加严管控措施,实行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重新调整划分县城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域。加强餐饮油烟、露天焚烧、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秸秆禁烧管控等大气面源治理。制定7个镇空气质量改善“一镇一策”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各镇空气质量在全市综合排名均靠前。2024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9天,位居关中地区63个县区第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2,位居关中地区63个县区前列。二是狠抓源头管控。坚持扬尘源、燃煤源、移动源、工业源、其他面源“五源齐控”,督促建筑工地严格执行“6个100%+红黄绿牌”管控措施,安装城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将工地全部纳入远程视频监管。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力度,督促县域内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器。加强焚烧秸秆巡查管控,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严格落实货运车辆管控,以运煤车辆为监管重点,扎实开展路查路检和入户抽测。三是狠抓节能减排。加快推进县城区清洁能源集中供热项目。建成7台燃气锅炉及尾气脱硫脱硝配套设施;持续巩固“双替代”成效,开展清洁能源改造使用成效“回头看”,坚决杜绝散煤复燃。全力推进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建成宝鸡市首座重卡换电项目。督促崔木煤矿、招贤煤矿加快生物质锅炉升级改造,提升排放标准。
(三)管护并重,厚植千里沃土。编制《麟游县“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强化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和风险防控,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率。持续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开展“一住两公”用地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调查。全面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督促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维护运行渗滤液处理设施。全县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无土壤污染事故发生,土壤环境持续稳定。
(四)紧盯问题,牢守安全底线。一是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第二轮中省环保督察反馈我县各类问题37个,已整改到位36个,剩余1个市住建局牵头的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达到序时进度要求;第三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信访件4个,已整改到位,反馈问题14个,目前正在制定我县整改方案。二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组织开展漆水河大排查大整治、重点企业监督帮扶和“双随机、一公开”等专项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576人次,检查企业183家次,检查污染防治设施200台(套),立案9起,处罚9起,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7起。受理群众环境信访事项11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二、2024年工作取得成绩及特色亮点
(一)推进全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建设。编制完成《麟游县低碳近零碳试点建设方案(2023—2025年)》《麟游县低碳发展规划(2023—2030年)》。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训班和低碳近零碳试点业务培训会。投资2500万元,建成全市首座重卡充换电站,较传统燃油重卡,全站51辆换电重卡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204万升,减少碳排放1530吨。已建成风电站1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2处、在7镇35个村建成光伏扶贫项目,年均发电量共达31.7亿度。争取央企定点帮扶资金480万元,为搬迁群众屋顶安装光伏板。对全县7镇66个行政村18361户进行了“煤改电”。建成7台燃气锅炉及配套设施,采暖季全县预计可减少燃煤使用2.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共200余吨。顺利通过省生态环境厅中期评估,初步反馈为评估良好等次。
(二)做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坚持“应治尽治、利用为先、建管并重”基本思路,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实施,加快建成项目验收投用,健全和完善长效运维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900万元,在全县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8座,铺设污水收集主管网13.02km、污水收集入户管网11.81km。成立联合检查组,对照资金下达文件,对全县7个镇近三年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行维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现场检查设施运行情况,确保各镇村把专项资金用到位、用出效果。向各镇下发《关于开展麟游县农村环境整治成效“回头看”工作的函》,加大设施未正常运行问题整改情况调度,强化日常运维管护。
(三)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路径。组织赴山东费县和汉中留坝县学习调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路径,起草《关于建立两山公司的调研报告》,提出我县“两山”转化路径和办法。
(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实现新突破。持续推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建设。委托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对煤矿矸石山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鉴定,依法依规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督促煤矿企业开展矸石山生态环境损害风险现状评估和污染防控暨生态修复治理。印发《关于规范填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管理煤矸石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流程,压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组织9家企业、3家医院填报并审核2024年固废申报登记及2025年危废管理计划。
(五)依托智慧监管助力生态保护。实施环保大数据智慧管控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大气、水、污染源精细化监管“一张图”。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审批,简化环评内容、优化公众参与,探索“标准地”环评管理等政策红利,动态跟踪省市重点项目进展,积极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工作,主动配合园区实地踏勘管线路径选址,运用“三线一单”指导协助园区合理避让环境敏感区。
三、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我局将以打好生态富县三年行动收官战为抓手,切实发挥好生态环境保护牵头抓总作用。
(一)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强化各镇、各部门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抓好夏季臭氧污染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开展VOCS专项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城市“绿岛”建设。推动环境空气质量争先进位,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综合指数保持全市领先,持续进入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城市行列。
(二)持续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一断一策”精准治污,加强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管。持续开展重点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麟游县酒房镇酒房河李家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积极争取麟游县渭河一级支流漆水河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资金,加快漆水河水质提升行动,确保河流出境断面全年水质稳定达标。实施崔木水库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招贤街道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两亭镇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全面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三)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配合县农水局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用地农药、化肥使用指导和使用总量控制,加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谋划麟游县煤矸石环保信息化监管项目,探索建立煤矸石处置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环境监管水平。结合“千万工程”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置。
(四)全力打造生态之城。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和全省首批低碳近零碳两个试点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麟游”模式。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尽快完成农村污水治理项目验收,强化农村生活污水设施三方运维管护,切实提升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效率。深化双碳政策知识与绿色低碳理念的宣传培训,积极申请中省财政专项资金,全面推进碳交易、绿电交易等项目实施。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按要求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工作,立足职能为高质量项目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