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2013年麟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14-03-30 10:57

2013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一、综合

经过初步核算,省、市统计局评估,全年生产总值505918万元,比上年增长21.2%,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883万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96570万元 ,增长35.7%;第三产业增加值42465万元 ,增长9.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5409元,增长22.7%。按2013年12月31日的外汇牌价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955美元。

2013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8%,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1.12%,比上年下降3.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比上年提升2.3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结构比由2012年15.2:75.4:9.4变化为13.2:78.4:8.4。

表一:麟游生产总值(GDP)

指标名称

绝对值(万元)

增长速度%

生产总值

505918

21.2

第一产业增加值

66883

4.5

第二产业增加值

396570

35.7

第三产业增加值

42465

9.0

  2013年,全县完成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65.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20.74亿元,增长22.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总量(GDP)的比重为41.0%。

    二、农业

全县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102609万元,同比增长4.7%。完成农业增加值66883万元,同比增长4.5%。

种植业总产值32226万元,增长4.7%。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50万亩,比上年增长0.49%,粮食总产量达到6.02万吨。其中夏粮面积12.55万亩,总产量为1.28万吨;秋粮播种面积18.95万亩,增长3.19%,总产量为4.7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40万亩,增长6.50%。烤烟种植面积2.02万亩,总产量为2404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48万亩,总产量947吨(表二)。

表二:主要农产品产量

名称

单位

2013

增长%

一、粮食总产量

万吨

6.02

-4.82

夏粮产量

万吨

1.28

-12.64

秋粮产量

万吨

4.74

-2.46

二、油料总产量

947

-22.95

三、烤烟总产量

2404

17.55

畜牧业总产值55698万元,同比增长2.1%。全年肉类总产量7882吨,增长2.4%。年末牛存栏56207头、猪存栏10695头、羊存栏123767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53%、-0.04%和6.72%;全年牛出栏24659头、猪出栏18187头、羊出栏104133只,分别增长0.38%、9.93%和4.24%(表三)。

表三:2013年全县畜牧业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13

增长%

1.牛存栏

56207

3.53

牛出栏

24659

0.38

2.猪存栏

10695

-0.04

猪出栏

18187

9.93

3.羊存栏

123767

6.72

羊出栏

104133

4.24

4.肉类总产量

7882

2.4

林业产值9013万元,增长12.9%。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36500亩,增长7.35%。全年核桃产量4431吨,比上年增长-14.79%。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0726千瓦,比上年增长12.79%。化肥折纯23604.7吨,增长1.84%。农膜使用量237.07吨,农药使用量48.7吨。农村用电量667.5万度,增加3.5万度,增长0.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38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80100万元,增长40.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6700万元,增长9.8%。

全县工业企业共生产中成药124吨,同比减少10.14%;生产中药饮片368吨,减少0.81%;自来水82.3万吨,增长9.73%;生产鲜冷藏肉360吨,增长22.45%;生产原煤703万吨,比上年增长36.45%;全年发电量15221.7万千瓦时,增长34.61%(表四)。

表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13

增长%

中成药

124

-10.14

中药饮片

368

-0.81

自来水

万吨

82.3

9.73

鲜冷藏肉

360

22.45

原煤

万吨

703

36.45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5221.7

34.61

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9770万元,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实际增长1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县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892万元,同比增长31.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7892万元,增长31.6%,农户投资完成12000万元,增长24.2%。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72851万元,同比增长15.6%。全年施工项目个数182个,同比增长56.9%,其中竣工投产项目147个,增长61.5%,占施工项目总数的80.8%。

(一)、固定资产投资按三次产业划分情况: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450万元,同比增长20.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05076万元,同比增长26.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1366万元,同比增长49.6%。另外,农户投资完成12000万元,同比增长24.2%。

(二)、固定资产投资按乡镇和部门完成情况:

九成宫镇完成投资7659万元;崔木镇完成投资9000万元;招贤镇完成投资76052万元;两亭镇完成投资83500万元;常丰镇完成投资6385万元;丈八镇完成投资74374万元;酒房镇完成投资9810万元。

发改局完成投资180509万元;住建局完成投资53240万元;招商局完成投资137270万元;工信局完成投资50300万元;交通局完成投资83239万元;财政局完成投资1207万元;供销联社完成投资1060万元;文广局完成投资21500万元;水利局完成投资12511万元;农业局完成投资10439万元;国土局完成投资3710万元;教体局完成投资6080万元;林业局完成投资11928万元;民政局完成投资1771万元;卫生局完成投资4800万元;质监局完成投资3658万元;电力局完成投资5892万元;扶贫办完成投资7258万元;烟草局完成投资1728万元;工商局完成投资1001万元;公安局完成投资807万元;环保局完成投资1204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划分情况:

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314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6%;采矿业完成投资21582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4.9%;制造业完成投资41012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77332万元,占投资总额的8.9%;零售业完成投资1807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73138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9.9%;住宿和餐饮业完成投资314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6%;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6825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投资8072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9.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252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4.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32458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7%;教育完成投资333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4%;卫生和社会工作完成投资5506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4474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7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1%。

(四)、固定资产投资按投资构成划分情况:

建筑工程完成投资606531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9.9%;安装工程完成投资121423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4.0%;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86269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0.0%;其他建设费用53669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1%。

(五)、固定资产投资按资金来源划分情况:

国家预算内资金35957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2%;国内贷款13992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6%;自筹资金80558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92.8%;其它资金12363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4%。

五、贸易

2013年,全县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06.4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41840.4万元,增长16.1%,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8866.0万元,增长11.1%。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按行业划分情况来看,批发业完成10763.3万元,增长11.4%;零售业完成48687.0万元,增长13.4%;住宿业完成922.5万元,增长23.3%;餐饮业完成10333.6万元,增长19.2%。(表六)。

              表六:贸易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13

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70706.4

14.0

#城镇

万元

41840.4

16.1

乡村

万元

28866.0

11.1

批发业

万元

10763.3

11.4

住宿餐饮业

万元

922.5

23.3

零售业

万元

48687.0

13.4

餐饮业

万元

10333.6

19.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县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3572万元,比上年增长8.0%。

全县年末电话用户96009户,增长2.0%,其中年末固定电话29603户,移动电话66406户,增长2.9%。在固定电话用户中,住宅电话11702户,农村电话17901户,与上年持平;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移动电话用户45817户,联通电话用户20589户,分别增长2.3%和4.2%.

全年邮电通讯业务总量4709.2万元,增长12.47%。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4.89部/百人,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全县公路总里程1750公里,同上年持平。客货周转量达到102万吨·人·公里,增长16.23%。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保护总体大纲》通过国家批准和省政府公布实施,碑亭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景区。新发展农家乐60户,经营性旅游企业3户。

七、财税、金融、保险业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3865万元,同口径增长11.7%,地方财政收入16881万元,增长30.2%。其中税收完成收入14497万元,增长32.9%。完成地方财政支出76031万元,增长6.6%。财政总支出中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7304万元,增长27.19%;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27785万元,增长9.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510万元,增长14.0%;社会保障支出9146万元,增长23.1%。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35822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居民储蓄131113万元,增长15.5%。全县各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91400万元,增长28.5%。

全县保费收入2640万元,增长12.8%。其中财产保险收入700万元,增长16.7%;人身保险费收入1940万元,增长11.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截止2013年12月底,全县共有各类学校31所,其中小学16所,普通中学5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9所。

全县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11554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数4617人,普通中学4319人,职业中学1028人,幼儿园158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7%、-20.3%、-22.0%、34.0%和2.7倍。

全县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为1068人,其中小学教职工人数为447人,普通中学教职工人数454人,职业中学教职工人数37人,幼儿教职工人数128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8%、-9.3%、-3.2%、-7.1%和2.7倍。

全县各类学校毕业人数为2772人,增长4.6%。其中小学毕业生人数846人,减少3.2%;普通中学毕业人数1571人,持平;职业中学毕业人数355人,增长73.2%。

2013年高考二本上线 293 人,上线率35.52 %,比上年提高2.2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全县学龄人口入学率97.4%。

开展科技宣传和普及工作。搜集申报专利和工艺品外观设计作品17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3年成功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5.23”讲话发表71周年·到群众中去·陕西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暨麟游县第二届槐花节;举办了全国欧体楷书法临帖展、九成宫全国书法大赛题贺作品展,并出版了《全国欧体楷书法临帖展作品集》、《九成宫全国书法大赛题贺作品展集》。麟游县地台社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零突破。九成宫文化街区跻进全省文化旅游名镇(街区)之列。

全县拥有卫生医疗机构141个,其中医院19个;拥有技术人员727名,比上年增长13.2%;在技术人员中医生508名,增长8.3%。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60张;其中医院床位数为455张。全县村级卫生室100个,拥有技术人员123名,增长3.4%。全县各类医疗机构共诊疗病人47.39万人次,增长10.4%;健康检查1.27万人次,增长10.4%;病床周转次数为25.99次,比上年提高0.42次;病床使用率为82.57%,出院者平均住院11.2天。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全县干部群众体质监测合格率89.8%,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称号。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户籍人口88660人(其中男50029人,占56.4%;女38631人,占43.6%),比2012年末增加272人,增长0.3%。其中,18岁以下19317人,占21.8%;18岁—35岁为29564人,占33.4%;35岁至60岁为30876人,占34.8%;60岁以上为8903人,占10.0%。

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56‰、人口死亡率为4.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7‰

全县城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8459万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8233万元,增长10.3%;在职工资总额中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7377万元,增长10.5%,非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工资总额856万元,增长12.6%。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2968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76元,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629.9元,增长9.59%。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79元,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3603元,与上年持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14788元,增长18.8%。

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108.8%。新农合参合人数72594人。

十一、生态环境

2012年,主要污染物减排率12.7%;城镇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中主要污染物减排率12.7%,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1.4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3.30%。

2013年农村安全用水普及率84.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30.2%。

    注 1、公报中的价值指标均为当年价格,增速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2、各种收入未扣除价格因素;

     3、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4、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5、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6、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本公报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户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7、从2010年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采用新的分组,即将经营单位所在地分组由“市”、“县”、“县以下”改为“城镇”、“乡村”;取消按行业分组。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8、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1年至2010年按照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因此2011年邮电业务总量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本公报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

    9、国民经济核算从2011年起,农林渔牧服务业增加值由第三产业划归到第一产业计算。

    10、从2012年起,粮食总产量、畜牧业生产以市统计局评估数据为准。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公路数据来自县交通运管站;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邮电、通讯、网络数据来自县邮政管理局、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旅游、文化数据来自县文广局;金融数据来自县农行、县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县保险公司;科技数据来自县科技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县文广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育体育局;水利数据来自县水利局;环保数据来自县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安监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房数据来自县住建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畜牧业数据来自县农业局;人口三率是计生部门提供;环保数据来自环保部门;煤炭数据来自县矿管局。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2016年麟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下一篇: 2015年麟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