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健康养生】中药这样煎,药效少损失!

发布日期: 2025-02-08 11:22

煎药是一门需要耐心与细心的技艺,如果您认为煎药只是把药材放进锅里,加水煮一会儿,那就大错特错了。从煎锅、用水的选择,到不同药材需要煎煮的时间及火候的调整都大有讲究。倘若煎煮和服用方法不当,即便药材组方和配伍皆严密,中药汤剂的功效也会大打折扣。

选锅

一些家庭由于没有配备专业的煎药锅,就随意取锅来煎中药。这种做法可能会让汤剂在煎煮的过程中悄悄“变质”。

推荐砂锅、陶瓷锅,这类材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便经高温加热也不会对药材产生影响。

不推荐铁锅、铜锅,药材在加热的过程中,某些成分可能与金属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效。金属容器还可能导致药材的溶解度降低,使药效无法充分发挥。

煎煮容器大一些,便于翻动和充分煎煮,还可避免药液外溢造成安全事故。煎煮时最好加盖,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选水

煎药最好使用洁净的常温水,如自来水、井水、纯净水等。根据药材的特点和疾病的性质,可遵医嘱使用酒或水酒合剂来煎煮用药。

水量需根据药量、药材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第一煎时,煎煮前水以漫过药材表面3-5厘米为宜。第二、三煎水可略少,即水刚刚漫过药材表面即可。每次煎煮完毕,滤出的汤剂最好在100-150毫升。

选火

煎药前,应先将药材浸泡20-30分钟,使药材的有效成分易于析出,再用合适的火候进行煎煮,让药效充分发挥。煎药时,一般先用“武火”将药煎煮至沸腾,转而再用“文火”继续煎。药材煎煳时,应将整锅药材弃之不用,以防伤身。

特殊煎煮法

有些药材因其质地或所含成分具有特殊性,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药房多会将此药单独放置并作“特殊标记”,以便区分。贝壳类及矿物类药材,其质地坚实,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应打碎先煎,待其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材;气味芳香的药材,含有挥发油,一般只煎5分钟左右即可;煎煮后容易导致药液浑浊,或者对咽喉有刺激作用,以及易于粘锅的药材,如赤石脂、旋覆花、车前子和蒲黄等,煎煮时要用纱布包好;对于较贵重的药材,如人参等,可切片单独煎煮,再与其他药材煎煮后的药液一起混合服用,也可以单独服用;胶质、黏性大且易溶解的药材易于粘锅,如阿胶、蜂蜜等,应单独溶化,趁热与煎好的其他药液混合均匀后服用;部分不宜加热煎煮的药材,如麝香、牛黄、琥珀等,应研为细末,用其他药材煎煮的药液或温水直接冲服。

服法

中药汤剂的服用一般1日1剂,分2-3次温服。根据病情需要,有的汤剂1日只需服用1次,有的则要1日服用数次,有的可以煎汤代茶饮用,有的需要1日连服2剂。

服药后,饮食有禁忌:

如含有地黄的汤剂,应该忌食萝卜;有土茯苓的方剂,应忌饮茶水;服用含有荆芥的汤剂后,应忌食河豚等。


信息来源: 县卫健局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中医助你健康减重 下一篇: 党建引领共聚力 服务群众惠民生——省级名中医赴县中医医院开展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