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麟游县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区域竞争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以打造“信用示范城市”为目标,积极建设信用体系“新赛道”。
紧盯“发展之需”,筑畅信用建设“快车道”。制定印发《麟游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麟游县创建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目标任务考核实施办法》,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开展诚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市场等宣传活动,充分运用政府网站、“三微一端”等媒体,宣传信用体系建设新政策、新举措、新成效,扩大信用建设社会影响力。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诚信宣传活动12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万份,在信用网站发布诚信宣传信息数位居全市首位,诚信文化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搭建“用武之地”,畅通信用监管“专用道”。全面推进15类重点人群建档立信,为3526人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个人诚信制度,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行业协会主动在线承诺和公示。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在7个证明事项上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并将信用承诺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作为对市场主体进行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参考依据,推动信用监管、信用承诺驶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用道”。截至目前,评选出诚信企业59户,诚信道德模范先进个人10名,惩戒失信主体3户。
强化“久久为功”,畅通营商环境“先行道”。依托全国“信易贷”平台,通过召开银企对接会等形式,大力推广“信易贷”新模式,扩大信用支撑金融覆盖面和受益面,积极指导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发布融资信息,鼓励引导县内5家金融机构入驻全国及地方“信易贷”平台,加强业务产品创新和宣传推广力度,发布相关金融产品,提升线上融资能力,解决政银企信息不对称、融资难等问题。截至目前,麟游县入驻“信易贷”平台企业达729家,发放融资需求302笔,金额1.2亿元。
化解“后顾之忧”,畅通信用服务“加速道”。在市场监督领域推行“两书同达”制度,提醒失信主体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信用修复,已经帮助374家企业移除经营异常,60多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对173户信用受损企业和个人进行了信用修复培训,指导企业和个人重视维护自身信用,恢复正常经营。以“诚信经营,无忧消费”为主题,打造2处繁荣有序、诚信经营、服务优质、文明和谐的诚信商业街区,培育出一批诚实守信、文明经营的市场主体。
深化“步步为营”,畅通惠民“保障道”。制定印发麟游县《信用村(镇)建设评定标准及信用户优惠方案》,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农村经营主体纳入评议范围,守信群众按照AAA级、AA级、A级、B级进行评级,通过建档评级授信发放农户小额信贷、e农贷、乡村e贷、乡村V贷、秦V贷,按照客户授信合同履约次数给予相应利率优惠,每按期履约一笔授信合同,新增贷款利率可下调10BP,最高可下调50BP。在全县7个镇、66个村开展信用村、镇评选活动,将九成宫镇、铁炉沟村评选为“信用镇、村”,形成了越守信、越扶持,越守信、越发展的良性循环,将信用建设与产业振兴相挂钩,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打造“诚信麟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