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麟游县以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总抓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面提升办事便利化水平、项目保障服务水平、投资吸引力水平、监管服务创新水平、政策法规保障水平,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重点工作落细落实。
一、简化流程,办事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是优化企业开办和注销流程。企业开办、简易注销时间分别压减至0.5和1个工作日内。二是推行“一照多址”改革。实现“企业分支机构免予登记、一张营业执照多址经营”,办理“一照多址”营业执照1例。三是优化纳税服务。电子税务局线上服务事项233项,税费事项网上办理率90.32%,网上申报率达95%以上。四是提高商业纠纷审判执行效率。开通涉企诉讼绿色通道,涉企民商事案件当场立案率达98%以上,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电子送达同步推进。
二、深化改革,项目服务保障日趋完善一是优化项目审批服务。推行重点建设项目“容缺受理+告知承诺+联合踏勘”,建立联审联办工作机制,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从95个工作日压缩至85个工作日。二是深化“三包一解一优”活动。金融机构累计为982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放贷款6.9亿元,减息让利199.55万元,税务部门累计为1151户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税费及缓交税费844.70万元。三是优化人才服务。印发《“麟游惠才卡”发放使用管理办法》《麟游县人才家属“优待卡”发放使用管理办法》,首批发放惠才卡32张,家属优待卡18张,吸引集聚人才。四是扎实推进“标准地”改革。对已完成“五通一平”的“标准地”项目,实行“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审批,压缩申请材料70%。五是加强就业创业。成立“麟游矿工”劳务协会,在全县建立7家劳务输转基地,年带动劳动力输出7746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增收11.64亿元。
三、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一是推出“三厅”一体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创建“麟‘优’服务”政务品牌,创新推出“网上大厅+实体大厅+流动大厅”“三厅”服务模式,推出“容缺办”“承诺办”“就近办”“跨区办”“延时办”,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好差评”全覆盖,好评率100%,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率、网办率均达95%以上。二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明确18个事项清单,专设线下综合窗口2个,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编制《麟游县实行告知承诺证明事项清单(第三批)》,涉及证明事项6项,持续推动“减证便民”。
四、加大力度,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一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麟游县市场监督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梳理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98项、从轻处罚事项清单32项、减轻处罚事项清单45项,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为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检查16批次,检查市场主体59户,及时整改发现问题。三是加强信用监管。将1户违法犯罪经营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实施信用联合惩戒;试点开展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帮助15家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4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向受到行政处罚的市场主体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19份。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工作站1个,陕西长麟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知识产权贯标成功,实现我县企业知识产权贯标零的突破。五是高效办理网民留言1709件,全部按期答复,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五、依法行政,法治环境更加稳定。一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红、黄、蓝“三色”预警管理机制,排查矛盾纠纷78起,已化解74起,化解成功率94%。二是持续优化法律服务。建立全县首家“法律服务超市”,开通12348服务热线,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推出8大类30余种“法律服务产品”。三是创新涉税争议处理机制。充分发挥“枫桥式”税务局涉税争议调解团队调解作用,调解涉税争议2件,推进涉税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于萌芽。四是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在全县范围内征集损害营商环境的反面典型案例,以及履职不力、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收受贿赂等问题线索。截至目前,我县未接到有关人员履职不力、推诿扯皮、吃拿卡要及收受贿赂等问题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