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立足职能,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惠民举措,用心用情办好事,推动司法行政工作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新期待。
一是普法宣传顺民意。为使《民法典》走入寻常百姓家庭,县司法局组织律师和法律服务人员,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乡村、企业、单位,以专题讲座、以案释法、答疑解惑、现场互动、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律服务下乡村、推动《民法典》大学习”百场大宣讲活动,掀起新一波学习民法典的热潮,切实推动民法典进千家入万户,真正让民法典深入基层、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活动期间,全县共举办民法典宣讲45场次,受教育群众达到4万多人次。
二是法律服务解民忧。为进一步优化法律服务流程,拉近群众与司法行政机关距离,全县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探索“一个中心、两级联动、三班服务”模式,即依托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县镇两级联动,局领导带班、股室负责人值班、法律服务人员坐班,接待群众来访,解答法律咨询、面对面了解民情民意,征集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意见建议,促进司法行政机关服务方式创新,让人民群众获得更便捷、更优质、更实在的公共法律服务,得到群众一致认可和称赞。截至目前,县、镇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待法律服务咨询1897人次,代写法律文书66件,解决群众难事17件。
三是化解矛盾保民安。为更好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县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深入镇、村(社区)对疫情防控、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劳动争议等领域矛盾纠纷进行大排查,对排查梳理矛盾纠纷进行集中研判,对一般矛盾纠纷由村(组)调委会就地化解,对重大矛盾纠纷案件由镇调委会进行包抓并协调化解,对重大复杂且容易激化发生严重后果的矛盾纠纷及时报告,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案,相关部门包抓,通过“领导包案、部门包抓”模式,压实领导责任,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约409件,调解成功率100%。
四是多措并举暖民心。为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县法律援助中心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全力做到当天受理、当天指派;县律师事务所公开律师名单及电话,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县公证处制定出台《公证便民服务十项承诺》,注重精简办证流程,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开辟绿色通道,推行遗嘱保管公证业务,积极化解异地办证难题,探索异地协同公证新模式,有效满足群众公证服务需求。开展为民办实事以来,全县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公证案件共计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