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招贤镇:筑牢秋粮保产与野猪防控“双防线”

发布日期: 2025-10-15 09:46

金秋时节,五谷渐熟,护秋保粮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也是稳定群众经济收益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招贤镇野猪种群数量快速扩张,农作物被毁坏问题频发,给农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面对这一“民生痛点”,招贤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部署秋粮保产与野猪危害防控工作,通过强化组织、精准施策、压实责任,构建起坚实的“双防线”,全力守护群众的“粮袋子”与“钱袋子”。

高位部署:锚定“双防线”建设的“方向盘”

护秋保粮,组织先行。镇党委、镇政府将秋粮保产与野猪危害防控列为当前“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目标,从顶层设计上为“双防线”建设定方向、明路径。

秋粮保产精准发力:紧盯玉米等主粮作物的生长关键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程跟踪作物成熟度、病虫害发生情况,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确保秋粮生长不受自然风险影响。

野猪防控靶向施策:针对野猪活动频繁的9个行政村,划定重点防控区域,建立“防控责任区+责任人”制度,实现防控范围“无死角、无盲区”,避免因责任不清导致防控漏点。此外,镇党委定期召开专题党委会,听取两项工作的进展汇报,实时协调解决防控设备短缺、跨村联防衔接不畅等问题,以高位推动为“双防线”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与组织支撑。

三维防控:织密野猪危害的“防护网”

结合野猪“夜间出没、破坏力强”的习性,招贤镇创新采用“人防+技防+控制种群数量”的三维防控模式,让防控举措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从源头减少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

“人防”巡逻,筑牢实时预警线组建由镇、村、组三级干部及党员志愿者组成的9支护秋巡逻队,聚焦野猪活跃时段(晚10点至次日凌晨5点),对连片农田、偏远地块开展不间断巡查。一旦发现野猪踪迹,立即通过村级大喇叭、村民微信群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农户提前做好防护,同时组织人员现场驱赶,降低作物受损风险。

“技防”加持,构建全天候防护墙在玉米种植集中连片区域,布设36V低压脉冲电子围栏,依托太阳能电池板实现自主储能,无需外接电源即可对农田进行24小时防护。电子围栏既能有效阻止野猪侵入,又不会对野猪造成致命伤害,兼顾了“护粮”与“生态保护”的双重需求。

专业捕猎,控制种群平衡线积极对接宝鸡智远飞控科技智能有限公司护秋专业队,聘请18名持证护秋猎手开展专业防控。利用无人机搭载热成像设备,精准定位野猪行踪与聚集区域,采用“夜间捕猎、白天无害化处理”的模式,通过坠箭技术实施科学捕猎。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捕猎野猪187头,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有效遏制了野猪种群扩张趋势,从根本上缓解了农田破坏问题。

主动作为:打好秋粮保产的“丰收仗”

在抓好野猪防控的同时,招贤镇同步推进秋粮保产各项工作,做到“防控不松劲、生产不误时”,以全方位服务为秋粮丰收保驾护航。

前置保障,打通秋收“畅通线”:提前安排9个行政村对辖区内受损的生产道路进行抢修,确保秋收期间农机、车辆通行顺畅;积极对接市县相关部门,争取200万元专项资金,为260户群众实施“钢管玉米仓替代项目”,解决秋粮收割后的存储难题,减少粮食霉变、损耗。

农机赋能,激活秋收“生产力”:投资290万元,帮助村集体农机服务社购置玉米收割机、青贮机、翻转犁等农机具38台;同时对现有农机具进行全面维护、保养与调试,及时排查更换老化零部件,消除机械故障与安全隐患,确保农机以最佳状态投入秋收。

技术培训,筑牢秋收“安全线”:通过现场实操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机手普及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技巧等知识,提升农机手的规范作业能力与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或影响秋收效率。

秋粮保产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国之大者”,野猪防控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民生小事”。招贤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与责任担当,将两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既通过科学防控守住了农田“安全线”,又通过精准服务护住了群众“收益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保障了当期秋粮丰收,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的粮食安全根基。

信息来源: 招贤镇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