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县域爱心企业,赴阁头寺村、永丰村、铁炉沟村等定点帮扶村开展爱心物资捐赠活动,价值3.5万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通过干部入户的方式精准送达群众手中。据悉,自“十四五”以来,县发展和改革局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项目为基、以协作搭桥、以则认为要,交出了一份“资源聚起来、产业强起来、群众富起来”的亮眼答卷。
定点帮扶“接地气”,民生温度暖人心。作为全县帮扶工作的主责部门与核心协调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始终将“精准”二字作为帮扶工作的落脚点,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以“实”字托底、用“情”字暖心,把帮扶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五年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深入帮扶村开展常态化走访调研,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入户与群众拉家常等方式,精准掌握村民在生活物资、生产资料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广泛链接社会资源,积极对接县内外爱心企业,搭建起“需求-资源”精准对接的帮扶桥梁,累计联合6余家社会爱心企业,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5余次,捐赠物资涵盖米面油、御寒衣物、学习用品等多个品类,总价值达11.5万元。
项目引擎“强动力”,基础产业双提升。立足职能范畴,牵头打造“以工代赈+苏陕协作”双轮驱动模式,让项目建设成为带动发展的“强引擎”。以工代赈惠民生:累计争取中央以工代赈资金1760万元,在崔木镇、九成宫镇等4个镇9个行政村实施项目6个,重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务工,323人次实现家门口就业,累计发放劳务报酬453.76万元,真正实现“建设一处工程、带动一方就业、改善一片民生”。苏陕协作促共赢:深化与江苏沛县对口协作,累计争取省级苏陕协作资金5500万元,建设沛麟产业园,实施苏陕协作两亭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招贤劳保纺织社区工厂、酒房镇闹林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13个合作项目。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已带动群众就近就业约500人次,推动县域特色产业从“小散弱”向“规模化、链条化”转型,群众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靶向发力“谋长远”,持续注入发改力量。将继续扛牢帮扶主体责任,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切入点”,进一步发挥项目谋划、政策协调优势,聚焦产业发展、就业增收、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推动帮扶措施精准落地。同时,持续凝聚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帮扶格局,为全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发改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