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县市场监管局:以“管”促“优” 护航市场环境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9-03 08:08

今年来,县市场监管局不断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为进一步夯实信用监管基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围绕年报后续工作,县市场监管局推出了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市场主体“优进劣出”、健康发展。

未年报主体“及时列异”,筑牢信用监管防线。依托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筛查系统,县市场监管局7月初对未按规定期限报送2024年度年报的583户经营主体,依法及时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此举不仅提高了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有效警示市场主体增强诚信自律意识,筑牢了事中事后信用监管的“防火墙”。

异常主体“精准帮扶”,打通信用修复通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非“一关了之”。县市场监管局秉持“监管+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信用修复指导工作。主动通过短信、电话、公众号等多种方式,精准推送提示信息,告知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原因和修复途径;设置修复专窗,提供“一对一”指导,特别是针对“忘记年报”“填报错误”等非恶意失信行为;优化线上信用修复申请流程,鼓励企业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提交申请,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今年以来,已有857户市场主体在指导下完成信用修复,重新回归正常经营状态,彰显优化营商环境的“温度”和“速度”。

失联主体“深入核查”,推动市场“减负提质”。针对年报中存在异常、连续两年未年报且通过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企业,我局启动“清虚促实”专项行动。初步筛选疑似“僵尸经营主体”91户,出动执法人员按片区开展实地走访,现场制作笔录、实地核查取证,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对无经营迹象且无法取得联系的经营主体,依法吊销营业执照,降低无效主体比重,净化市场环境。该举措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也为新设主体腾出了发展空间,推动市场经济“轻装前行”。

下一步,县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年报结果运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畅通市场主体退出通道,做到“该管的管起来、该帮的帮到位、该退的退顺畅”,持续营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助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信息来源: 县市场监管局
打印 关闭